歐承昌骨科診所媽媽手治療

媽媽手只有當媽媽才會得嗎? 媽媽手是什麼症狀為什麼會發生?

媽媽手是狹窄性腱鞘炎,主要發生在手腕和拇指基部,導致疼痛和腫脹。這種症狀常見於頻繁使用手部的情況,如抱嬰兒、長時間打字或使用手機。無論是否是母親,任何人都可能因重複動作或姿勢不當而罹患此病。預防可以通過改善姿勢、減少重複性動作來實現,以下這一篇文章從媽媽手是什麼到怎麼發生、治療方法,有最完善的解析,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撥打 04-25358116來詢問。

歐承昌骨科診所媽媽手治療,物理治療,門診評估

什麼是媽媽手?

媽媽手,醫學上稱為De Quervain氏狹窄性腱鞘炎醫學上叫做狄奎凡氏症,是一種常見於手腕和拇指基部的炎症性疾病。這種症狀主要表現為手腕和拇指基部的疼痛和腫脹,嚴重者甚至會發出「卡卡」的聲音,特別是在握物、捏東西或扭轉手腕時,疼痛會加劇。

媽媽手不是只有媽媽的專利?

媽媽手並非只有當媽媽才會得。儘管這種病症在新手媽媽中很常見,因為她們經常抱嬰兒、做家務等動作容易引發手腕和拇指基部的肌腱發炎,但實際上,任何人都可能因為頻繁使用手腕和拇指而患上媽媽手。男性、未婚女性、甚至不從事育兒的人,如果經常進行需要手部用力或重複性動作的活動,如打字、使用手機、搬重物等,都有可能罹患這種病症。因此,媽媽手並不是僅限於媽媽的問題,而是所有手部經常負擔過重的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
為什麼會發生?

1.過度使用:

當手腕和拇指經常進行重複性動作或長時間承受負荷時,拇指的肌腱和腱鞘容易因過度摩擦而發炎。這種情況常見於以下活動:

  1. 抱嬰兒:新手媽媽經常需要抱起和放下嬰兒,這會反覆拉扯手腕和拇指的肌腱,導致發炎和疼痛。
  2. 打字和使用手機:長時間打字或使用手機,尤其是拇指用力按壓屏幕或鍵盤,會增加手部肌腱的負擔。
  3. 家務勞動:清潔、洗衣、烹飪等需要手部用力的家務,也會加重手腕和拇指的壓力。
  4. 運動或其他活動:某些運動,如網球或編織等活動,也會對手部施加持續的壓力。

歐承昌骨科診所物理治療媽媽手

2.姿勢不當:

在抱嬰兒或做家務時,手腕長時間處於不自然的姿勢,會增加肌腱的壓力,導致炎症。

歐承昌骨科診所媽媽手重複性動作如何預防

3.重複性動作:

這些活動都涉及到手腕和拇指的頻繁使用,尤其是需要長時間重複同樣的動作時,手部的肌腱和腱鞘會承受持續的壓力,進而引發炎症。

  1. 打字:長時間打字,無論是在電腦鍵盤還是手機屏幕上,拇指和手腕都需要反覆用力按壓和移動,這樣的重複性動作會使肌腱長期處於緊繃狀態,容易導致發炎和疼痛。
  2. 編織:編織需要不斷地使用拇指和手指來織線,這樣的反覆動作,特別是長時間進行而沒有適當休息時,會對拇指基部的肌腱造成過度的摩擦和壓力,最終導致肌腱發炎。
  3. 園藝:在進行園藝活動時,像是挖掘、修剪或種植等動作,常常需要手腕和拇指施加較大的力量和重複性動作,這些動作若長期進行,手部的肌腱和腱鞘便會因為過度使用而受損,從而引發媽媽手。

為避免這些重複性動作而引發媽媽手,建議定期休息手部,適當調整姿勢,並在必要時使用護腕來減少壓力。適當的手部伸展運動也有助於放鬆肌腱,減少發炎的風險。

4.激素變化(賀爾蒙變化)

激素變化,尤其是在懷孕和哺乳期的女性中,是導致媽媽手(狹窄性腱鞘炎)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這些階段,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顯著變化,特別是雌激素和鬆弛素的增加,會對關節、肌腱和腱鞘產生影響。

  1. 鬆弛素的影響:懷孕期間,鬆弛素的分泌增加,這種激素的作用是放鬆骨盆韌帶,為分娩做準備。但鬆弛素同樣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韌帶和肌腱,使其變得更加鬆弛和脆弱,增加了手部肌腱和腱鞘的摩擦,從而容易引發炎症。
  2. 雌激素的變化:雌激素水平的波動也會對體內的液體平衡產生影響,這可能導致組織水腫和腱鞘腫脹,進一步加重手部的壓力和炎症,特別是在手腕和拇指基部,這就容易引發媽媽手。
  3. 產後的荷爾蒙變化:在產後和哺乳期,激素水平的再次波動,加上頻繁抱嬰兒等日常活動,會進一步加劇手部的負擔,使得肌腱和腱鞘更容易受到傷害。

激素變化引發的媽媽手通常伴隨著懷孕和哺乳期,對於這個時期的女性來說,預防措施尤為重要。可以通過適當的手部休息、避免過度使用手腕和拇指,以及在必要時佩戴護腕來減少壓力。此外,適當的手部伸展運動也有助於緩解不適。若出現疼痛或腫脹,應及時就醫,以確保得到適當的治療和指導。

5.個人體質:

個人體質也可能是導致媽媽手(狹窄性腱鞘炎)的因素之一。雖然這種疾病通常與過度使用或重複性動作有關,但某些人體質特徵使得他們更容易罹患媽媽手。

a.天生肌腱狹窄:有些人天生肌腱和腱鞘較狹窄,這會增加肌腱在腱鞘內摩擦的機會,導致肌腱更容易受到壓迫和發炎。這種結構上的特徵使得這些人更容易在進行日常活動時,出現肌腱炎症狀。

b.結締組織異常:某些人可能天生結締組織較弱或鬆弛,這可能導致韌帶和肌腱較容易受傷或發炎。這類體質的個體在從事需要頻繁使用手部的活動時,患上媽媽手的風險更高。

c.慢性疾病的影響:患有某些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,其肌腱和腱鞘可能更容易發生炎症。這些疾病會影響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能力,使肌腱更容易發炎和受損。

d.遺傳因素:媽媽手的發生也可能與遺傳有關。如果家族中有成員患有此類炎症性疾病,後代可能遺傳到易患此病的體質特徵。

由於個人體質可能增加患上媽媽手的風險,這些人應特別注意日常活動中的手部保護。通過保持正確的姿勢、減少重複性動作、進行手部肌力訓練,以及適當休息來減少肌腱的壓力。對於體質較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,定期檢查和早期干預也非常重要,可以有效降低媽媽手的發生風險。

歐承昌骨科診所媽媽手物理治療

如何預防媽媽手?

預防媽媽手(狹窄性腱鞘炎)最重要的是減少手部和拇指的過度使用,並保持良好的姿勢。以下是一些具體的預防措施:

1. 保持正確姿勢

  1. 抱嬰兒時:應該盡量讓手腕和拇指保持自然的姿勢,不要過度彎曲或施加過大的壓力。使用支撐良好的姿勢,如用手臂或腹部支撐嬰兒,而不是僅靠手腕和拇指。
  2. 日常活動中:在進行家務、打字或使用手機等活動時,應保持手腕處於中立位置,避免長時間彎曲或過度伸展手腕。

2. 減少重複性動作

  1. 避免長時間的重複性動作:如打字、使用手機、編織或園藝等。如果需要長時間進行這些活動,應該定時休息,並進行手部伸展運動來放鬆肌肉和肌腱。
  2. 輪替使用手部:嘗試使用不同的手指或手部來完成某些任務,以減少單一手指或手部的過度使用。

3.增強手部肌力

手部肌力訓練:定期進行一些簡單的手部和手腕肌力訓練,如使用握力器或進行手指擴展運動,這有助於強化手部的肌肉和肌腱,減少發炎的風險。

4. 使用輔助工具

  1. 使用護腕:在從事需要用力的活動或長時間進行重複性動作時,可以使用護腕來提供額外的支持和保護,減少對手腕和拇指的壓力。
  2. 使用輔助工具:在抱嬰兒或進行家務時,使用如嬰兒背帶、人體工學滑鼠或鍵盤等輔助工具,可以有效減輕手部的負擔。

5. 適當休息

定期休息:避免長時間持續使用手部,定期休息可以幫助緩解肌腱的壓力,防止過度使用引發的炎症。

6. 手部伸展運動

進行手部伸展:定期進行手部和手腕的伸展運動,有助於保持肌腱的靈活性,減少緊繃和炎症的風險。

7. 控制體重

保持健康體重:體重過重會增加全身關節的負擔,包括手腕和拇指,因此保持健康體重可以減少患媽媽手的風險。

通過採取這些預防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媽媽手的發生風險。特別是對於經常使用手部的職業或新手媽媽來說,這些措施尤為重要。若感到手部有任何不適,應及時休息並諮詢專業醫生,以便及早處理和治療。

媽媽手的治療方法

1.休息和冰敷

避免進行引起疼痛的活動,讓手腕和拇指得到充分的休息。在疼痛部位進行冰敷,每次20分鐘,每日數次,有助於減輕腫脹和疼痛。

2.熱敷

當急性期過後,比較和緩時,可採取先冰敷後熱敷,交替冰熱敷,每次不要超過20分鐘,冰敷跟熱敷,切記記得溫度,千萬不要太燙或者是太冰。

 3.物理治療

物理治療師透過徒手治療(放鬆筋膜)、超音波及進行手部和手腕的拉伸和強化訓練,減輕腱鞘的炎症,改善肌腱的靈活性和力量。

4.藥物治療

特別注意,如果對藥物過敏需要跟醫師說,藥物只是控制幫忙,如果要讓手部比較舒服,長期靠藥物是非常不好的,在急性期時可以服用,讓其疼痛位置轉為更舒緩,可減輕疼痛和炎症的發生,過了急性期後藥物變成輔助腳色,主要還是要靠物理治療或者是手術,讓疼痛逐漸好轉。

5.注射治療

在嚴重疼痛情況下,醫師會建議局部注射類固醇,讓疼痛消緩。類固醇注射主要是抗發炎,因每個人的體質有所不同,所以注射後的效果也因每個體質不同而產生變化,這邊的注射效果也包含半年內第幾次施打,若打的次數太頻繁,也會減少藥性。

6.手術治療

保守治療如無效且症狀嚴重,醫師可能會考慮進行手術,透過開刀開一個空間,釋放受壓的腱鞘,讓周圍的軟組織不要那麼僵硬。手術後需要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,以確保手腕和拇指的功能恢復正常。

保護好手關節要怎麼做

媽媽手並非只有媽媽才會得,任何頻繁使用手腕和拇指的人都有可能罹患。了解並採取正確的預防措施,可以有效減少患病風險。一旦出現症狀,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,可以快速緩解疼痛並恢復正常功能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姿勢,是預防和治療媽媽手的關鍵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